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人大江或深海的处置方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应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一、完善污水处理的管理机制。污水处理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对污水处理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传统的污水处理管理采用依靠管网拦截,重力自流的方式进行污水的传输,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将水排放到下游自然水体中。这种污水处理机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水只经过初步处理,对环境还有一定的影响。污水经过处理后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所以要经过重复利用,这样就需要完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加强污水的循环利用。此外,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能够增强污水处理制度化管理,通过制定全面、细致的计划和制度,增加污水处理监督,质量监督等,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任务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二、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布局。污水和水资源一样有着很好的循环使用的功能,经过治理后的水资源完全可以重新被使用,因此如何对于未来的污水处理厂重新布局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只有保证布局合理才可以使得处理后的污水再重新输送给用户使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要想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就要从根本问题着手,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首先,目前对处理方法和技术上没有充分的认识,传统观念没有更正。人们普遍把污水当作废水,简单处理后排掉,这种污水处理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污水并不是废水,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完全能够实现污水净化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充分遵循水自然循环的运动规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其次,增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人才培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吸收新型的管理技术,加强污水处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其对污水处理意义的认识度,增强其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全面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三是创新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创新污水处理工艺和手段,逐步探索出有效的污水治理方法。四是要遵循资源利用大化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单一的处理工艺通过综合处理来实现资源的大化利用,通过应用各种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以及安全消毒技术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增加处理后水的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一般采用厌氧消化稳定处理;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可采用好氧消化处理,一般形延时曝气好氧稳定。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出水水质要求,没有除磷脱氮要求时(即二级处理),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可采用中等犯龄的常规活性污泥法或AB法等两段法处理工艺,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对部分中型污水处理厂和大多数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好氧消化方式,由于泥龄较长,有必要考虑一定程序的氮磷去除,以提高环境效益,并降低能耗。部分小型污水处理厂还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处理。